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区方舱医院。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7月上旬,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兰州快速蔓延。 面对本土新冠肺炎患者的数量不断叠加,如何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如何缓解医疗资源负荷和定点医院收治压力?必须以快制快跑出“加速度”——24个小时,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区方舱医院拔地而起。 这是我省首座方舱医院,它的建成大幅扩容了收治能力。自7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经陆续完成了基础架构架设、基本规章制度确立和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安全保卫等工作。 “方舱医院不仅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发挥快速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缓解当地医疗资源紧张,保证正常医疗的服务需求。”兰州市肺科医院院长王智永说。
方舱医院设计图纸。
速度:24小时连续作业 按时交付方舱医院 时针拨回到7月11日—— 兰州新区绿地会展中心还是一片空旷,在24小时之后,一座按照传染病医院的流程流向和设计标准改造而成的方舱医院将在此建成使用。 数字,记录着这场与时间的赛跑。 ——240分钟 下午5时兰州新区城投集团接到紧急委托,集团立即抽调600余名干部职工投入到方舱医院的建设中。与此同时,设计单位现场设计,与院感专家协调推进,晚上9时许,新区方舱医院改建方案敲定,第一批施工材料几乎同时到达。 从空白到确定方向,从想法到可实施方案,从现场踏勘、规划设计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个小时。 ——24小时 机器轰鸣、电钻声响,一阵阵机器轰鸣,一辆辆运输车驶入,戴着白、黄、红各色安全帽的工人们往返穿梭,施工现场一派繁忙。
方舱医院施工现场。
“与疫情搏斗,确保医院早日建成,我们一秒都不能松懈。”兰州新区城投集团房地产公司常务副经理董亮亮说。 7月11日的夜晚,对于新区方舱医院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一座传染病医院的改造绝不像建造普通房屋那样简单。完成“三区两通道”的建设、测量规范每个床位之间的距离、完善居住条件与环境……大到每一处施工设计图的变动,小到现场一个床位的施工,建设团队争分夺秒,全力保证进度与质量。 汗水,浇灌出前所未有的“新区速度”。 经过24个小时昼夜奋战,兰州市首座容纳784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建设完成,用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集中隔离管理。方舱医院的启用,极大提高兰州市医疗救治效率,为疫情防控注入一剂“强心针”。
方舱医院建设中。
力度:多举措保障 方舱医院运行高效有序 7月15日,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区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开启收治患者模式。 7月17日,兰州市肺科医院接管兰州新区方舱医院,对该方舱医院的组织架构、制度流程、人员安排、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医护人员协助同伴穿防护服。 “我们对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测、重点护理、重点治疗;对符合转院条件的患者及时转入定点医院,确保每一位患者监测到位、护理到位、治疗到位。及时补充配置了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做好舱内患者的应急救治和安全保障工作。”王智永介绍。
规范进入工作区。
自接管方舱医院后,兰州市肺科医院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工作按照“零感染、零事故、零扩散、零死亡”的目标,制定了方舱医院院感防控工作手册(第一版),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优化了院感防控流程。并且快速配备了60台电脑、10台打印机、20部手机、10部对讲机,连通了医院HIS、LIS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办公条件,加快了患者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了患者信息的准确度。 截至7月19日,该方舱医院已配发清暑化湿解毒方配方颗粒1800份,健儿解毒方160份。中成药除羚羊角粉、乌灵胶囊已全部储备到病区。
医护人员正在进行防护服穿脱练习。
温度:个性化服务 让患者更“暖心” “在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基本上是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除了要保证舱内人员正常生活条件、每天生命体征监测外,我们对环内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也尤为关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浩军介绍。 为了及时、高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医护人员会为所有患者进行线上心理问卷调查,对于使用手机不熟练的人群,医护人员会进行面对面沟通。同时,方舱医院为每舱配备4名心理专家,对有需求的患者将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性化1V1服务。团体辅导每天两次,采用心理放松、音乐疗愈等方式。“我们每晚8点都会举办讲座,不仅针对患者,还为医护人员开放。”张浩军说。
医护人员在清洁区熟悉掌握办公系统。
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同病毒较量。方舱医院的24小时建成交付,省、市各级医疗团队的迅速反应,是我省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以快制快,优化“打法”的具体呈现。 病毒无情,方舱有爱。随着一批批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获准出舱,更多患者也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有序开展日常工作。
方舱医院指挥调度中心。 编辑:何征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