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兰州市肺科医院(甘肃省传染病医院、甘肃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一位82岁的患者张老先生在康复之际,向我院介入肺脏病学科送上了一首深情地原创诗歌,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医护团队的诚挚谢意,这份诗意的感恩,让整个医院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充满了温情。
4月14日,张老先生因持续1周咳嗽、气短症状入院。入院后,医院迅速为其完善各项检查检验,经详细诊断,确诊老人患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贫血”等多种病症。面对复杂病情,医院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专业医疗团队,为老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给予抗感染等精准有效的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我院医护人员将 “家文化” 融入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护理团队严格按时为老人进行专业护理,晨间查房时,总是轻声细语地询问老人睡眠状况;主治医师在讲解病情时,总会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老人理解病情,消除老人心中的忧虑。从精心的日常护理,到耐心的病情讲解,从每一次细致入微的查房,到深夜默默的守护,医护人员凭借专业素养与一片爱心,让老人真切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老人自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显著,病情逐步好转。也正是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暖心之举,让病房摇身一变,成了温馨洋溢的 “家”。
“我愿永远住在你这儿,但是这不可能,因为我有一个美满的家……”临夏作协张老先生以“山语”的笔名,饱含着深切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在字里行间,充盈着老人对医院医护人员深深的感激与不舍眷恋。他把医护人员比作那和煦而温暖的春风,毫不吝啬地赞美男医护的阳光与率真、女医护的美丽与纯真,更是将肺科医院描绘成“靠山临河、吹拂着和(煦)温(暖)之风”的温馨港湾。这首诗歌,绝非仅仅是老人个人情感的直白宣泄,更是我院大力推行“家文化”,视患者如亲人、把病房当作家园的生动注脚,充分彰显出老人对我院医疗技术与服务品质的高度认可。
一直以来,兰州市肺科医院坚定不移地秉持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响应省、市卫健委 “十个多一点” 暖心服务的要求,持续发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全方位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此次患者以诗歌致谢这一温馨举动,无疑是对我院工作的有力肯定,也势必激励全体医护人员继续坚守初心,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为患者的健康遮风挡雨,奋力书写更多医患和谐共处的动人篇章。